甘肅省武威市臺辦??王侗?
上學時,學習了歷史,知道臺灣是祖國神圣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知道了美麗富饒的寶島臺灣,在臺灣有日月潭、阿里山。?
再長大一些,看到余光中先生所寫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呀,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呵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彎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我似乎看到寶島臺灣那個淺淺的海峽……?
沒想到,隨著歲月的更替,長大成人,“臺灣”二字竟與我的生活牽扯到了一起。由于工作的調動,我從2004年便開始了對臺工作,在臺辦工作的這段日子里,除了對臺宣傳,干的最多的就是對臺接待了。?
和臺胞接觸多了,相互間打交道久了,許多臺胞和臺辦的工作人員都成了朋友,每逢春節都要收到不少從臺灣郵寄過來的賀卡。近年來,特別在接待一個長期關注大陸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發展的臺灣伊甸基金會的志工,見了我后就直喊我“小王哥”,讓我覺得很是不好意思。?
重溫《告臺灣同胞書》,回首兩岸三十年,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相信是兩岸同胞難以忘懷也應當牢記的一個日子。自《告臺灣同胞書》發表以來形成的臺海關系結構變化,為未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奠下了堅實的基礎。全面“三通”加速了兩岸的全面融合。海峽的開放縮短了兩岸民眾的距離,加強了兩岸的利益聯結。 ??進入新世紀后,兩岸關系又揭開了新的一頁。為了打破兩岸長期以來的僵持局面,黨中央再次調整對臺政策,在堅持原則性的前提下,使之更具有靈活性和包容性。黨的十七大關于祖國統一和對臺工作的新思維、新舉措更加與時俱進,務實靈活,堅定有力。中共中央提出的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戰略思想,以和平和解為宗旨,以互利發展為動力,以互信合作為基礎,以兩岸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福祉為目的,集中體現和反映了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指明了兩岸關系發展的方向。作為一名對臺工作者,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主張,切實貫徹中央對臺工作的戰略部署,努力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