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蘭州1月3日電(王生元) 3日上午,甘肅省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揭曉了2017年甘肅省“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2017年在甘肅省區域內春季沙塵天氣少,全省未出現區域性沙塵暴天氣,沙塵暴天氣為1961年以來最少,揚沙與浮塵日數為歷史第五偏少年。
1、2016/2017年冬季氣溫異常,為近60年最高
2016/2017年冬季甘肅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3℃,最高氣溫偏高2.8℃,最低氣溫偏高2℃,均為近60年最高。隴東東部、隴南南部和甘南部分地區氣溫偏高1至2.5℃,省內其余大部地方偏高2.5至3.5℃。
2、后冬末期強冷空氣入侵,影響范圍為本世紀以來之最
2017年2月21至22日全省出現入冬以來最強降雪,慶陽、平涼、臨夏等市州部分地方及天水北部、白銀南部出現暴雪,最大降雪量出現在康樂,為13.2毫米,中部干旱區降雪量普遍在3至9毫米,48小時降溫在10至15.9℃。全省35%的縣(區)出現強降溫和寒潮天氣,強冷空氣影響范圍為2000年以來最廣。
3、河東初春3月降水歷史最多,第一場透雨偏早50天
河東第一場透雨偏早50天。3月10至14日河東出現明顯雨(雪)天氣,平均降水量20.2毫米,為歷史同期最多,過程降水量超歷年3月月平均降水量(15.6毫米);17縣(區)超3月月降水量最大值。該場透雨使土壤墑情增加10至30個百分點,前期旱情解除。
4、春季區域性沙塵暴次數為1961年以來最少
春季沙塵天氣少,全省未出現區域性沙塵暴天氣,沙塵暴天氣為1961年以來最少,揚沙與浮塵日數為歷史第五偏少年。
5、夏季多強對流天氣,農經林果頻遭暴雨冰雹危害
6至7月全省出現5次大范圍強對流天氣,多地遭受突發暴雨、冰雹襲擊。6月下旬,33個縣(區)多次遭遇冰雹災害,最大冰雹直徑達20毫米(6月21日,涇川和慶城);7月26至27日,武威、臨夏、定西、甘南、隴南、平涼和慶陽等市州出現暴雨,定西中部5個鄉鎮出現大暴雨,最大小時雨強60.8毫米(渭源,26日18時);最大日降水量95.8毫米(隴西,27日)破歷史極值。頻繁強對流天氣給農經作物、林果業、基礎設施帶來嚴重損失。
6、伏期“高燒”,中東部現大范圍干旱
7月9至23日全省48縣(區)日最高氣溫超過35℃,連續高溫日數達5至9天;敦煌、民勤和涇川日最高氣溫超過40℃,慶城、鎮原等9縣日最高氣溫破歷史極值,高臺、臨澤、甘州和涇川35℃以上連續高溫日數破極值。持續高溫導致中東部受旱范圍和程度為近三年同期之最,影響玉米開花授粉,導致結實率下降,同時也造成馬鈴薯結薯量減少。
7、天水隴南遭遇年度最強降水,引發“8.7”暴洪泥石流
8月7日,禮縣、麥積等9縣(區)出現暴雨和大暴雨,禮縣(108.4毫米)、武都(79.2毫米)日最大降水量破歷史極值,6日22至23時最大小時降水量68.8毫米(武都區五鳳山)。短時強降水引發山洪泥石流災害,隴南市5縣區82鄉鎮受災嚴重,損失巨大。
8、夏末持續連陰雨,日照時數為1961年以來最少
8月17至30日全省56縣(區)出現連陰雨天氣,持續日數為5至14天,累計降雨量為15.1至202.6毫米,蘭州、景泰和靖遠連續降水日數位居歷史第一。日照時數為1961年以來最少;河東大部分地方土壤相對濕度在90%以上。持續陰雨寡照造成馬鈴薯晚疫病等作物病蟲害滋生蔓延。
9、河東大部初雪偏早,蘭州1981年以來最早
10月8至10日,甘肅省迎來下半年首場強降溫雨雪天氣,48小時降溫幅度達10至15℃,河西和隴中最低氣溫驟降至0℃以下,河東大部降水量達20至60毫米;多地首場降雪天氣較常年提前10至15天;蘭州(10月9日)提前25天,為1981年以來最早。
10、秋末至初冬氣候異常干燥,降水量20年來最少
11月以來全省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近20年來最少,空氣濕度普遍偏低10個百分點,森林草原火險等級高。10月中旬至12月下旬全省連續無降水日數達40天,蘭州達6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