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邀請有關專家組成驗收組,對甘肅省農科院馬鈴薯研究所承擔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馬鈴薯主糧化關鍵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子任務“西北旱區馬鈴薯主糧化品種篩選和高效生產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進行驗收。據了解,該項目通過馬鈴薯主糧化品種選育與篩選,集成示范推廣相應配套栽培技術、綠色高產技術模式等,用科技引領西北旱區馬鈴薯主糧化發展。
據介紹,該項目實施5年的時間,選育出綜合農藝性狀突出、干物質含量較高的主糧化馬鈴薯新品種隴薯15號和主糧化新品系2個。研究優化了甘肅中部半干旱區、河西綠洲灌區、隴東半干旱區、高寒陰濕區4個不同生態區域馬鈴薯主糧化適宜品種和相應配套栽培技術,技術累計示范推廣211.3萬畝,新增純收益1.92億元。
項目還開展了栽培密度、氮肥減施及有機肥替代、連作障礙等試驗研究,總結形成了主糧化品種綠色高產技術模式,累計示范推廣2.4萬畝,平均畝產達3.1噸,增產20%。開展了馬鈴薯主糧化品種貯藏和加工研究,頒布“馬鈴薯貯藏技術規范”,研制出用鮮馬鈴薯制成的餅子、饅頭、刀削面等主糧化產品,優化相應的技術工藝。培訓農民4000多人次,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1件。(記者楊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