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天水市對臺工作會議上,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李美華指出,要緊緊抓住中央鼓勵臺資企業向西部轉移,參與西部開發建設的良好機遇和天水市委、市政府圍繞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提出的“1135”區域發展戰略,鼓勵支持外資企業和臺資企業來我市投資發展。?
李美華強調,一定要抓住機遇,按照圍繞“一條主線”、實施“兩個創新”、抓住“三個重點”、做到“四個加強”、開展“五個優化”的對臺經濟工作思路,大力引進臺資企業、扶持現有臺資企業做大做強。?
圍繞“一條主線”。就是要把招商引資作為對臺經濟工作的主線,貫穿于對臺工作的始終。要充分利用伏羲文化旅游節及其他大型活動這個平臺,采取多種方式邀請臺商來天水參加活動,向他們宣傳天水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爭取臺商來我市投資興業。同時,要建立健全我市現有臺資企業的政策、法律、信息、融資等服務體系,扶持現有臺資企業提高效益,做大做強。?
實現“兩個創新”。一是要創新對臺招商領導體制。要進一步強化責任、完善機制,切實加強對對臺招商引資工作的領導;二是要創新對臺招商方式。要徹底改變等待臺商自己來尋找商機的傳統做法,積極采取措施,走出去招商引資,上門去提供服務,利用各種機會與臺商主動接觸,建立與臺灣企業界的聯系,構建與臺商經貿團體穩定的交流合作平臺。?
抓住“三個重點”。一是要抓重點區域。以秦州、麥積兩區為中心,以五縣為依托,大力吸引臺資參與全市的經濟建設,為實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135”區域發展戰略做出貢獻。二是要抓重點領域。即抓好先進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和環境產業的對臺招商,有計劃地拿出一批好企業、好項目,吸引臺資以并購重組、合資參股等形式,擴大對我市的投資,努力使臺資能成為我市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三是要抓好一批重點項目。圍繞我市“十一五”發展戰略,就裝備制造業等我市重點發展項目,加大對臺引資力度,吸引臺商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重點項目落戶天水。?
做到“四個加強”。就是加強組織領導、加強輿論宣傳、加強平臺和載體建設、加強環境建設。對臺招商引資要實行“領導抓,抓領導”。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縣區及市直相關部門一把手,要加強對對臺招商引資工作的領導,堅持重要客商親自會見,重要考察團組親自陪同,重大項目親自洽談,重大問題親自協調,促使更多大項目落戶天水。精心策劃和組織對臺招商引資重大活動,以大活動促大發展,要把伏羲文化旅游節、秦安公祭女媧大典暨果品博覽會、清水軒轅文化旅游節打造成對臺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和載體。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及其《實施細則》,做好臺商投訴協調工作,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創新服務手段,提高服務水平,增強服務意識,為臺商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圍繞建設西部地區環境最好、效率最高、成本最低、回報最快、沿海臺資轉移最佳承接的目標,對沿海臺資轉移中市場準入、財稅扶持、項目用地、融資擔保、市場開拓、“大通關”建設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扶持。進一步加大構建承接臺資轉移項目“綠色通道”的力度,結合當前轉變干部作風、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工作,實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責任追究制、開辟承接沿海臺資轉移的“綠色通道”,確保項目無障礙進入和無障礙實施。?
開展“五個優化”。一是優化領導環境。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在為臺資企業提供服務上態度是否端正,工作是否到位,關鍵在于各級黨政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的認識水平、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各級黨政領導要從祖國統一的高度,切實發揮好對臺資企業“指導、管理、協調”的服務職能,在具體工作中,要實行目標管理,明確考核內容,做到層層有任務,人人有責任。二是優化輿論環境。各級宣傳部門、新聞媒體要大力宣傳黨的各項對臺方針政策,宣傳天水的投資環境和優惠政策,理直氣壯的宣傳支持發展好的臺資企業。從而在全社會形成發展臺資企業有功,發展臺資企業光榮的輿論氛圍。要善于用“軟資源”吸引“硬投資”,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各種媒體,以臺商集中的東部沿海地區和島內為重點,通過集中宣傳、系列宣傳、重點宣傳、專題宣傳等形式,全面、準確、及時、客觀地宣傳天水,宣傳天水對臺招商引資的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政策優勢,宣傳在我市發展較好的臺資企業,著力塑造開放、進步、文明、友好的天水形象。三是優化政策環境。要用足用活用好現有的扶持臺資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要支持職能部門對這些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督促和檢查,對臺資企業要在企業登記、稅收管理、稅費標準、金融貸款、市場準入和部門服務等各方面要優先照顧。四是優化法紀環境。要嚴格貫徹執行中央和省上關于對臺資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法律法規,堅決制止損害臺資企業利益的現象,維護臺資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確保其合法權益不受侵犯。五是優化服務環境。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簡化辦事程序,在為臺資企業服務的過程中,堅決杜絕以權謀私、故意刁難、扯皮推諉、吃拿卡要的行為,若發現違反者,堅決查處,決不姑息。(天水市委統戰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