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蘭州文理學院與臺灣“飛天舞集”舞蹈團聯合舉辦的“敦煌舞韻系兩岸”藝術交流活動圓滿舉行。此次活動以敦煌文化為紐帶,通過教學互動、舞臺展演、學術研討等多種形式,深化兩岸文化藝術交流,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魅力。
以敦煌為媒,共敘文化傳承
活動期間,臺灣“飛天舞集”舞蹈團參觀了學校圖書館敦煌文獻中心。圖書館負責人詳細介紹了館藏敦煌文獻的學術價值與特色,重點展示了與敦煌藝術相關的珍貴典籍和研究成果。隨后,舞蹈團前往校史館,深入了解學校在藝術教育領域的發展脈絡與教學成就。
師生座談會上,學校代表對兩岸藝術交流表達了深切期待,強調敦煌文化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連接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飛天舞集”團長表示,敦煌藝術讓兩岸同胞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敦煌舞的傳承與創新展開深入研討,現場交流氛圍熱烈融洽。
以舞會友,共研藝術精粹
座談會后,敦煌舞教學體系創始人高金榮教授為兩岸舞者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師課。通過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精湛的示范,系統講解了敦煌舞獨特的“三道彎”體態、手勢語言及韻律特點,并現場指導舞者進行動作練習。
臺灣舞者們全神貫注地學習,紛紛表示:“高教授的講解深入淺出,讓我們對敦煌舞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對傳統文化的堅守與熱愛,以及中華傳統藝術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同臺獻藝 共繪文化新篇
當晚,“敦煌舞韻系兩岸”專場演出在藝術實踐中心精彩上演。兩岸師生同臺獻藝,將敦煌壁畫中的藝術元素與現代舞蹈語匯完美融合。舞臺上的每一個動作,熒幕下的每一次共鳴,都訴說著跨越海峽的文化血脈相連,現場鳴動的掌聲都彰顯著"兩岸一家親"的深厚情誼。
次日,“飛天舞集”團長林竹青在學校學術報告廳作《敦煌舞在寶島臺灣的反響》專題講座,分享了敦煌舞在臺灣的傳播與發展情況,進一步加深了兩岸在敦煌舞領域的交流。
此次活動為兩岸藝術工作者搭建了專業交流的平臺,增進了兩岸同胞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共同認知與情感認同,為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蘭州文理學院作為甘肅省重要的文化藝術人才培養基地,將充分發揮敦煌文化研究優勢,持續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未來,學校將進一步深化與臺灣藝術團體的合作,共同探索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創新表達,讓千年敦煌藝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