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了解到,我省近年來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強化耕地保護,全省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61.77萬畝;推進各級各類保護地內礦業權的清理退出與生態環境治理恢復,截至2019年底,全省各級各類保護地內536宗礦業權(不含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退出462宗。
去年,省自然資源廳切實依法履行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職責,印發《甘肅省祁連山地區自然生態空間用途管制辦法(試行)》,在肅南縣、古浪縣展開試點。爭取中央財政專項資金2771萬元,在白銀市、臨夏州、甘南州開展歷史遺留無主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與甘肅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協議,在酒泉市瓜州縣開展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扎實推進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建設,20家礦山企業入選國家綠色礦山名錄,5個地質勘查項目納入全國第一批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名錄。省自然資源廳還牽頭成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生態修復專責組,謀劃黃河流域生態修復治理重大工程項目5個。
今年我省將進一步加大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力度。加快編制《甘肅省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規劃(2021-2035年)》,突出抓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謀劃祁連山和甘南水源涵養地生態修復項目等重大工程。在自然資源全流程管理中落實生態保護責任,把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加快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清退工作,確保在6月底前將剩余的2.7億元保證金清退到位??繉嵉V山企業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主體責任,督促剩余的461戶礦山企業抓緊設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基金賬戶,按規定繳存治理恢復基金。推進甘南州、臨夏州、白銀市歷史遺留無主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記者薛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