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首要任務和基礎性工作,是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重要任務。
2023年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草案)》。此次修改,進一步完善立法指導思想,明確堅持全過程人民民主及相關制度舉措,明確合憲性審查的程序規定,進一步完善了立法制度和立法體制。圖為大會表決現場。 新華社記者 翟健嵐/攝
通過憲法修正案,與時俱進推進憲法制度建設
2018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指導地位,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完善依法治國和憲法實施舉措,增加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增加設區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規的規定,增加有關監察委員會的各項規定等。經過多次修改完善,憲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緊跟時代前進步伐,有力推動和保障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
加快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證憲法確立的制度、原則、規則得到全面實施
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各方面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到2010年,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黨的十八大以來(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憲法修正案1件,新制定法律81件,修改法律258件次,作出法律解釋10件,通過有關法律問題和重大問題的決定112件次。現行有效的法律為303件,行政法規約600件,地方性法規1.4萬余件,我國立法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完備、統一權威,以科學有效、系統完備的法律制度體系保證憲法實施。
完善憲法監督制度,不斷提高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能力和質量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認真把好法律草案起草、統一審議環節的憲法關,對每一件提請審議的法律案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草案都進行合憲性審查,區分不同情況分別作出相應安排,確保每一部法律、每一項制度、每一條規定都符合憲法規定、憲法原則、憲法精神。
加強備案審查制度和能力建設,出臺關于完善和加強備案審查制度的決定;連續七年聽取和審議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年度報告;對報送備案的法規、司法解釋等規范性文件進行審查,對與憲法法律相抵觸的依法予以撤銷、糾正或者處理;建成統一的覆蓋全國的備案審查信息平臺,正式開通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
發揮憲法對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的重要作用,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2020年和2021年,全國人大先后通過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關于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制定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通過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和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修訂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這些都是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的重大舉措,是根據憲法和香港基本法作出的具有重要憲制意義的創新制度安排,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加強憲法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不斷提升中國憲法理論和實踐的說服力、影響力
憲法宣傳教育是憲法實施的基礎性工作。2018年,憲法宣誓制度寫入憲法修正案。同年3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票當選為國家主席和中央軍委主席后,現場進行了憲法宣誓活動,這是共和國歷史上國家主席首次進行憲法宣誓,意義重大,影響深遠。2014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于設立國家憲法日的決定,將12月4日設立為國家憲法日。國家集中開展憲法宣傳教育,使憲法精神深入人心,以憲法精神凝心聚力,促進憲法全面貫徹實施。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會同有關方面持續多年召開國家憲法日座談會;從2018年12月4日第五個國家憲法日開始,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取得很好的社會效果和法治效果。
此外,全國人大常委會直接實施憲法關于特赦的規定,于2015年、2019年先后兩次作出關于對部分服刑罪犯實行特赦的決定,由國家主席發布特赦令;根據憲法精神,對新情況新問題作出創制性安排,于2016年采取創制性辦法,及時妥善處理遼寧拉票賄選案,保證有關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正常運行和履職。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文章《全面貫徹實施憲法 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策劃:蔡春玲 審核:李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