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甘肅天水6月22日電 (記者 崔琳)22日上午,2018(戊戌)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在甘肅天水市和臺灣臺北市同時舉行,這是海峽兩岸連續第五年同時、異地共祭伏羲。
公祭伏羲大典已被國家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今年是第29屆公祭活動,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甘肅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宣布公祭大典開始。
祭祀現場莊嚴、肅穆。奏樂、擊鼓鳴鐘、行禮上香、獻祭品、奉祭文、各界獻禮。樂舞告祭之后,各界代表分批緩步進入伏羲廟,向伏羲圣像獻花并鞠躬行禮,表達深遠的追思與崇敬。
“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向中華人文始祖伏羲致敬,就表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表示,兩岸之間“血濃于水”,我們一定要互助、互利、和平發展,讓兩岸人民都過上安樂的生活,這也是我們一貫的主張。
臺北市甘肅同鄉會理事長李正言表示,今年在天水參加公祭大典,情感上特別激動。兩岸共祭伏羲,增進了隴臺同胞的情感交流、鄉愁鄉情。
當日參加公祭伏羲大典的還有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等15國的華人華僑代表,以及港澳臺媒體、旅游團體和各界民眾約10萬人。
伏羲是中華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相傳,甘肅天水是伏羲的誕生地,境內的卦臺山是伏羲創制八卦之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