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由平涼市人民政府、政協平涼市委員會主辦,平涼市臺灣事務辦公室、涇川縣人民政府、政協涇川縣委員會承辦的第九屆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論壇在涇川舉行。此次活動以“西王母·和平·健康”為主題,包括海峽兩岸謁禮西王母儀式、學術交流、考察觀摩和民俗展演等活動。
省臺辦主任孫志中,省城鄉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明壽,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辛少波,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白玉,市政協副主席牛啟壽,臺北松山慈惠堂顧問劉玉梅,蘭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蘭州正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茂松及省內臺商企業代表,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繼凱,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濮文起,蘭州大學文學院原院長、教授程金城,西北師范大學文學院原院長、教授彭金山,蘭州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郭茂全等文化界人士;中新網、甘肅日報、甘肅經濟日報等新聞媒體記者;涇川縣四大家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各鄉(鎮)、縣直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縣直有關部門干部職工代表、民營經濟代表、道教界代表等各界人士,共計200多人參加活動。
市政協副主席牛啟壽主持謁禮儀式,參祭人員依次向華夏母親西王母敬獻花籃,行祭拜禮,表達對華夏母親西王母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省臺辦主任孫志中,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辛少波,涇川縣委副書記、縣政府代理縣長王德全,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繼凱,蘭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會長、蘭州正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茂松分別致辭。
孫志中在致辭中說,甘肅是中華民族、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傳承,塑造了濃郁的地域風情和多元共存的文化品格。發祥于平涼涇川的西王母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兩岸同胞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牢固的心靈紐帶。希望與會專家學者以傳承弘揚西王母文化為己任,積極建言獻策,促進西王母文化傳承、創新、發展,持續推動隴臺兩地文化交流深入發展。希望臺商代表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宣傳推介甘肅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營商環境等方面優惠政策,全面加強經貿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辛少波在致辭中指出,平涼文化燦爛、生態良好、氣候宜人,旅游資源豐富,歷史源遠流長,經過兩千多年的傳承發展,涇川縣西王母文化逐步形成了以建筑、遺址、文物、碑刻等物質文化遺產和神話、傳說、祭典、民俗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支撐的文化體系。2005年,首屆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論壇成功舉辦以來,已走過了17個年頭,結出了累累碩果,在海峽兩岸民眾中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西王母文化已經成為平涼乃至甘肅靚麗的文化名片,成為增進中華民族同根同源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基石之一。希望各位專家學者,不斷發揮學術界的崇高威望,帶動更多的學術界朋友參與西王母文化學術研究,深層次、多廣度推動西王母文化創新發展。
謁禮儀式結束后,與會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參觀了王母宮、海峽兩岸交流展廳、大云寺,對涇川縣在推動海峽兩岸人文交流、加強與臺灣同胞的交往互通以及文物古跡保護方面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在下午舉行在學術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深入探討西王母文化與和平、健康的關系、作用及意義,進一步詮釋西王母文化的精髓,推動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持續創新發展。會上,涇川縣向臺北松山慈惠堂移交了2023年在臺北舉辦第十屆文化論壇會旗。
與會臺商企業代表參觀了“平涼紅牛”鼎康肉牛育肥場、旭康食品公司、鼎惠農業公司和天纖棉業公司,并詳細詢問了解有關生產經營情況,表示要加強與企業的聯系溝通,做好對肉牛養殖和果產業的宣傳力度,積極引進有意向的企業開展深度合作,為密切兩岸經濟合作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