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表演展現(xiàn)中華魅力 民俗文化共筑兩岸同心
——海峽兩岸西王母民俗文化交流活動暨2024(甲辰)年
第1057屆西王母廟會系列報道之二
“最美人間四月天,春風含笑柳如煙。”4月28日上午10時許,在涇川王母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進行的西王母信俗展演,贏得來自各地觀眾的陣陣掌聲,現(xiàn)場男女老少喝彩不斷,不少觀眾拿起手機拍攝記錄,好不熱鬧……隨著西王母民俗文化系列節(jié)目的閃耀亮相,也將此次海峽兩岸西王母民俗文化交流活動暨2024(甲辰)年第1057屆西王母廟會推向了高潮。
此次活動期間,“梨園薈萃傳新韻·經(jīng)典傳承賞古音”戲曲展演、“非遺印象”攝影采風活動、“中國夢·勞動美——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民俗文化書畫攝影作品展、第八屆“楠林杯”蟠桃詩會等在西王母文化景區(qū)輪番上演,秦腔戲曲演出、詩歌朗誦等節(jié)目,以及閱廟、仙鶴舞、取圣水等獨具特色的祭祀西王母習俗,讓海峽兩岸同胞充分享受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魅力,推動隴臺文旅融合發(fā)展。
涇川西王母信俗歷史之久、影響深遠、內涵豐富,保留下來的各類民俗遺存、民間文學藝術等,其傳承性、原始性、代表性具有廣泛的影響,幾乎涵蓋了民眾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已成為西王母文化體系中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2008年,歷經(jīng)千年而不衰的西王母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園。涇川縣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中央、省、市對臺工作會議精神,以海峽兩岸西王母民俗文化交流活動為載體,全面加強涇川與臺灣兩地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fā)展,全力推動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開創(chuàng)新局面。